Search

護理立委 陳靜敏

我是護理人陳靜敏,是成大護理系教授,也是護理專業團體代表,更是立法院目前唯一護理背景的專業立委。 不管是哪一個身分,我的目標都只有一個──壯大護理界、促進全民健康!
護理立委 陳靜敏

原想讓粉專關閉一陣子,主要是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」,怕有眾多陳情我無力為大家解決,難過。沉寂了幾天...

原想讓粉專關閉一陣子,主要是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」,怕有眾多陳情我無力為大家解決,難過。沉寂了幾天,看到國人搶購口罩的現象、昨天又在群組裡看到這段即將赴武漢服務的護理師們的影片,覺得需要說點什麼,有種不吐不快的感覺。 經歷過SARS 時期的護理專業人員一定對現在政府在防治武漢肺炎的措施、管控口罩的鐵腕手段特別緊張。和平醫院封院、休假的護理人員被召回上班後被監禁隔離、獨留家人不僅為我們擔憂害怕更被社區民眾排擠歧視,這段往事都還歷歷在目,更是我在學校教授護理倫理困境時會跟學生討論的。但身為護理人最難過的卻是在護理人員抗爭並衝撞封鎖線、後續發生辭職、曠班、拒絕照顧 SARS 病患等事件後,社會大眾給予護理「不專業」、「缺乏專業倫理」的批判,但卻忽略掉從事護理工作的是「人」,也有我們的人權、生命權及專業權。 醫護工作是一種「職業」, 還是「天職」?醫護的本質雖然在於救人,但畢竟不是對於「神召」的回應,更遑論當社會大眾對「醫師」與「護理師」給予不同社會地位和酬勞的回報時,卻在社會經歷危難時要求護理同仁以更高的倫理標準遵行犧牲、奉獻,就像在 SARS 流行之初,五月一日和平醫院護理長陳靜秋已經殉職,但直到五月十六日林重威醫生殉職之後,立法委員才首次呼籲「沒有設備,怎能叫醫生醫病人……」。然而,大家卻忽略了沒有設備及足夠的資源,怎能叫護理人員被監禁、留下來照顧病人?又像政策面給予的SARS病患照顧補助金醫生是一天一萬元、但護理師卻只有三千元… 往事已矣,如何鑒往知今才是我要說的重點。防疫期間口罩、物資缺乏,但請相信有政府、有作為,請把最珍貴的口罩留給醫護人員,不要囤積。更要呼籲社會大眾要善待、尊重我們第一線辛苦的護理同仁,平等對待醫療團隊的每位成員。

原想讓粉專關閉一陣子,主要是「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」,怕有眾多陳情我無力為大家解決,難過。沉寂了幾天,...